最新网址:www.0zw.cc
字:
关灯 护眼
第三中文网 > 富矿 > 第415章 经济学家

第415章 经济学家

据杨东升所知,直到他重生前,这些花了上千亿的煤气化设施,好象都没有哪个能收回成本的。

整个中国最顶尖的一批煤炭企业、化工企业,花了十几年时间,耗资上千亿,到头来只是让一群外国厂商向中国卖了一堆阀门、仪表,帮荷兰人完善了他们的技术,推销了他们的气化炉。

如果从九十年代开始,这上千亿能投入到更有前途的半导体、碳纤维等行业,中国的工业发展将会是另外一副景象。

除了高炉、制氧机方面的专家,这次还来了几个半导体、电气方面的专家。

杨东升带着日本专家返回国内,试过了他们的本事之后,接下了沪上钢铁厂的单子,几位半导体、电气方面的专家,也加入了沪上公司的半导体部门和电气部门。

走在厂区内,杨东升与负责沪上分公司的梁国庆边走边道,“接下来,日本方面陆续会有专家到来,你要做好对接工作!”

工厂建立至今,东欧和前苏联专家帮了很大的忙,但是再往上攀登的话,这些专家就有点力不从心了。

无论是传统的钢铁、机床等重工业,还是新兴的半导体、碳纤维等产业,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多数时候只能算二流。

在沪上公司,目前逐渐形成了一个初步分工:美国来的专家搞机床、柴油机、变速箱、高端合金等东西,德国来的专家搞半导体、玻璃、光学等……

东欧、前苏联的专家则到处都是,他们有点高不成低不就,什么人才都有,但是什么都不精。

通过东欧、前苏联这批人才,投入巨资,确实可以继续进步,但是当初杨东升大批引进东欧和前苏联人才,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比较便宜。

投入巨资研... ...

推荐阅读: 我真没针对法爷 带着技能充值系统横行异界 这个和尚会化缘 我那荒唐狗血的三十一年 农家美好小生活 沧海沈穆 重生之赘婿夫君 女团边缘人物崛起了 师父请入座 徐飞与俏君